跨文化传播的实质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交际与信息传播,文化要素在跨文化传播中实现迁移、扩散。高校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传播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助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北部湾大学面向南海和东盟,聚焦跨文化传播,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国际化办学模式、提升英语教学品质、举办跨文化交流活动,以此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传播技能,增强学生的社会素养、核心能力与综合竞争力,在英语人才培养上坚定地走“海洋性、应用型、国际化”发展道路。
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
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在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开拓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路径,加快学校国际化发展速度。一方面,学校不断探索不同形式的中外合作国际化办学新模式,将培养每一名学生成为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作为终极目标。学校提出“以全英文授课留学生教育撬动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捷径”。另一方面,学校秉承开放办学的理念,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先后与美国、波兰、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与机构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如学校与美国东密歇根大学合作成立广西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组建国际化英语教学团队,采用全英或中英双语教学,促进以语言交流为基础的文化传播,为学生提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
提升英语教学品质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真正把握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和意蕴,提升国际交流的能力。因此,学校英语教师以此为目标,将跨文化交际的方法与途径传达给学生。
第一,学校不断修订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展示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习俗,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英语学习习惯。学校定期举行教师沙龙活动,广泛开展教学研讨,如以“服务国际传播,创新语言测试”等为主题的教研沙龙,就英语人才发展背景与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发展与社会需求等方面展开讨论,激励教师主动求变、应变,更新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
第二,学校将英语学习与学生个人发展相关联,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能力。如学校为学生开设“大学英语导学”第一课,从微观层面的个人发展到宏观层面的国家建设、国际沟通,阐释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介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鼓励学生学好英语。
第三,学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语言环境,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境演绎等方式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果,锻炼学生跨文化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学校秉持国际化办学理念,摒弃“套路化”的教学环节与设计,以英语教学技艺切磋和教学示范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如学校探索国内学生与留学生共同上课的混合式课堂,开展全英文授课公开课活动,教师以流利的英文、独到的教学技巧,使得中外学生在文化交流中促进专业水平共同提升。
积极举办跨文化交流活动
跨文化交流活动是促进不同国家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尊重和友谊。
第一,学校顺应当前国际化发展要求,积极举办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互通办学经验,加强双方师生交流,达到协同进步的目标。如学校邀请美国东密歇根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和彭亨大学等国外院校代表团、专家到校或线上进行交流,双方就本科、硕博联合培养项目达成合作共识,共同开发相关技能型教师培训课程,努力构建博导站、师资培训中心等机构,为教职工、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业选择。
第二,学校着力提升教师的英文授课能力,组建双语及全英文授课师资队伍,打造双语和全英课程品牌,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如每年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国际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等联合定期开展全英文授课师资英语口语、教学技能培训工作坊;邀请马来西亚籍外教开展语言文化培训班,与师生共同交流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冲突”问题的解决办法,鼓励并尊重师生表达的权利,提升师生的英语语言使用能力。
第三,学校借力国家级别与国际性研究资源和地缘优势,贯彻“文化先行”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旗袍协会、国际交流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中外师生深度交流活动。如学校组织留学生开展品尝汤圆和饺子、鉴赏书法和剪纸等文化活动,向外国留学生宣传、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如,学校举办“‘一带一路’与文化研究”等各类学术座谈会,围绕“经济搭台”“语言构桥”“文化通心”“人才领航”方面阐述文化研究与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及做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