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无锡太湖学院: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之路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03-14

名城滋养名校、名校反哺名城。作为中国人均GDP之首的城市,无锡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宜居宜业之城。无锡太湖学院(以下简称“太湖学院”)坐落在这座江南名城的中心,被称为“森林中的大学”“花园中的大学”。

近年以来,改革发展成效显著、步稳蹄疾,获批5个硕士授权建设点,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别一流本科专业,2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学校的发展历程是改革开放大时代中“四千四万”精神的生动写照。

回望“太湖之路”,太湖学院“闯”出了一番辉煌业绩,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新时代教育奋斗者的闪光足迹,见证了一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创新发展之路。


“双带头人”培育到30多门示范课程

“太湖”,创新高水平党建思政


“一双筷子,曾经承载着久远年代中国人对温饱生活的期待。多少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信仰,也为了百姓灶台上的一缕热气,为了人民手中稳稳端起的饭碗……”这段朴素而饱含深情的文字来自太湖学院纪念建党100周年征文,商学院李骄阳同学的来稿。透过这段文字,看到了这所学校党建和思政教育春风化雨,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太湖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党建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双带头人”培育,积极开展校地、校企党建结对共建活动,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学校党委与属地社区结对共建,红色资源共享;物联网工程学院党总支与中科芯物联网研究中心结对共建,在人才培养、实验室共建、科研服务等方面优势互补。

太湖学院党建新模式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在“全国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学校作为全国民办高校仅有的代表应邀作了重点介绍,党建经验向全国推广。全国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中心设立在无锡太湖学院,教育部门委托学校开展多项党建课题研究。在2020年无锡市“七一”表彰大会上,无锡太湖学院党委被评为“无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是15所在锡高校中仅有的获此殊荣的高校。

太湖学院开展“一院一品”党建品牌建设,学校商学院党总支获评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和物联网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获评2021年无锡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学校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评选出30多门示范课程,给予配套经费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编出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SMOOC教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项目化教学实训教程》等教材。学校大学生踊跃投身“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近3年来,30余支青年社会实践队获得省市级“优秀团队”称号。


“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太湖”,构建高水平教学体系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由“知识输入型”向“能力输出型”转变,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对接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反向设计模块化专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品牌形象设计”等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强化“三实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学校构建了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依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专业实验、专业实训、专业实习、第二课堂、毕业论文5个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比,学校为创新创业教育设置10个学分,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双创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业训练、设立创业孵化平台,实行“以赛代考”;学校还为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设置了6个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采用互动式、案例式、情景式、项目驱动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学模式。大力改革评价方法,促进学生从“重分数”向“重能力”转变;由卷面考试为主向笔试、口试、实操、作品展示等多种考核方式转变,设计学类课程考核重作品展示,外语类课程考核重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工学类课程考核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校新建3万多平方米工科实验大楼、商科大楼实训中心、健康护理实训中心和双创中心,建设高水平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成六大实验实训中心,物联网应用技术实验室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苏南资本市场研究中心入选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苏南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入选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信息技术实践教育中心和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入选省级教学示范中心。


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太湖”,建设高水平学科专业


近年来,学校坚持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坚持集成集群发展。学校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停招社会需求量不大的9个专业,集中人力、财力,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构建了物联网、智能制造、智能建筑、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健康护理等六大专业群。工学类专业采用“嵌入式”培养,艺术类专业开展“工作坊”式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紧密对接无锡地区物联网行业特色,机械工程专业注重培养智能制造应用型高端人才。

学校会计学、物联网工程和机械工程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别一流本科专业,1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学校加强“新工科”建设,增加工科招生人数。2020年,学校瞄准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新增机器人工程、软件工程两个专业,2021年又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跨境电子商务、康复治疗学4个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紧缺人才。

2017年,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太湖学院积极聚焦硕士标准、凝练专业方向、引进大批名师、构筑高端平台,加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设计学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校支持大批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占95%以上,教师团队的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合理,学科队伍水平大幅提升。


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太湖”,聚焦高水平科研服务


作为江苏省教育部门、无锡市政府部门共建的高校,学校始终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办学定位,构建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的良性循环体系。

近年来,无锡大力培育物联网、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太湖学院以贡献获支持、以服务谋发展,围绕地方找课题,服务企业项目数、横向项目数、专利授权数屡创新高,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市厅级、校级科研课题和横向课题达500多项。学校深入企业开展广泛调研,校企共同改革并更新了38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与地方协同开展应用型研究和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完成了“高架桥微变实时感知物联网应用系统研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物流系统的建设”等一系列应用型科研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物联网工程学院与企业等联合开发了“无人驾驶共享汽车智慧车门系统”,与中电58所联合开发了“物联网智能养老小屋”,会计学院开创性建设开放耦合任务驱动实践实体平台“会计工厂”,艺术学院与雅迪集团、巨日集团开展合作,助力企业开发新型产品。2020年,学校获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个;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优秀案例,并向全国推广。

学校与无锡市科协共同主办“院士太湖双月论坛”系列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张人禾等,为科技工作者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学校还聘请王会军、李泽椿、王超、韩德民等一批院士担任特聘教授。近年来,学校国家社科基金、人文社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项目的获批数持续增长,2020年,无锡市哲社、软科学课题立项数均位居无锡高校之首。学校大学生创业园先后被评为“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和“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80%的学生留在了无锡就业创业,毕业生郭长鑫荣获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刘楠荣获江苏省“十大创业标兵”称号,杨东华创办的公司年产值达1亿元。


主动抢抓国际化办学先机

“太湖”,打造高水平中外合作


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初赛成绩正式公布,无锡太湖学院苏格兰学院成绩卓著,派出参赛的虽是大一新生,却与其他高校大三、大四学生同场竞争,初生牛犊“牛气冲天”:苏格兰学院学生1人获一等奖,8人获二等奖,累计获16个奖项。这样的竞赛成绩单在全国同类高校的大学生中遥遥领先。

2020年,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无锡太湖学院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联合成立无锡太湖学院苏格兰学院,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填补了全国同类高校空白。目前,苏格兰学院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和工程管理3个专业。这样的优质资源“嫁接”,既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探索新路,也为全球疫情下学子们的求学路、留学梦创造了更多选择。

苏格兰学院以中国教师团队为主强化学生基础教育,以英国团队为主强化学生专业教育,由中外团队共同实施英语教学。专业课教师、学生辅导员、行政人员全部由具有多年海外工作经历、获海外博士硕士学位的杰出海归人才组成。以数学基础课教学为例,教师全部是教授,师资队伍老中青结合,选用国际著名英文教材,全英文讲授、英文测试,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多年来,学校抢抓国际化办学先机,先后同美国纽约理工大学、英国林肯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30多所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学分互换、本升硕、夏令营、本硕博直通车等国际项目。学校还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罗伯茨教授等40多名国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交流、访问,派遣多名教师赴海外学习。

国际合作办学硕果累累,学校向国际知名企业输送了众多ACCA、CMA班毕业的高级财会人才。大批毕业生在美国、荷兰、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外名校攻读研究生,众多毕业生就职于日本、韩国、印度的软件外包公司,担任企业高管或业务经理。

浓墨重彩写春秋,继往开来铸辉煌。展望未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奋进中的无锡太湖学院,正以慷慨激昂的斗志、奋发有为的态势,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