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是一所新建地方高校,土木建筑本科教育起步于2000年。在我国名校林立、历史悠久、实力卓著的东南沿海高教的花园里,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这棵小草也为这方繁荣的春天贡献了自己的一抹新绿。二十年磨一剑,从2009年的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的省特色专业、2016年省重点专业(类)、2019年省品牌专业、2019年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到现在土木工程、建筑学双双冲击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一步一个台阶,走出了一条受到业界好评的特色办学之路。
按照行业企业要求办专业教育
地方新建高校的专业教育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姓地”,二是“属供”。“姓地”就是要做好地方这篇文章。必须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服务地方行业企业转型升级中找准定位、有所作为;“属供”就是要做好专业人才供给这篇文章。必须适应高教发展“普及化”的阶段性规律,精准适应需求侧,致力于专业人才的供给侧改革。为此他们确立了“产教融合”——供给侧和需求侧同频共振的专业建设战略和“面向地方、融入行业、培养现场工程师”的应用型专业教育定位。
江苏省是全国建筑大省、强省,在全国建设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建设行业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建设市场的变化,建设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多样化细分的趋势。为此他们确立了需求导向和差异化、错位发展的理念,遵循以优质供给满足有效需求的逻辑,着力提高专业人才的供给质量。
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自觉“把人才培养嵌入到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中”,对人才职业结构进行“市场细分”,精准把握职业(岗位)需求。他们兼顾职业需求和学科要求,按照基础相对稳定、拓展适当灵活的思路,确立了“1+N:一个基础多样拓展”的专业培养方案重构。前3年着力夯实“1”这个学科基础,按照《专业指导性规范》《专业类教学国家质量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做好坚实的学科支撑,满足学生未来知识迁移和继续深造的要求;后1年契合行业职业需求进行灵活的“N”拓展强化,着力打造执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
根据南通四建、常州一建、苏中建设等合作企业的要求,他们在土建类专业开设了安全管理、钢结构、BIM等专业方向。在土木的基础上,为企业“定制”培养安全管理、钢结构、BIM等复合型人才,精准对接目标市场。2015年全国首批为南通四建集团“定制”培养的土木—安全管理专业人才被企业全部接收,广受好评。他们还契合建设行业跨专业协同的需求,模拟建筑设计院工作模式,与常州大学开展校际多专业协同毕业设计;契合建设行业跨文化交流的需求,与丹麦VIA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开展专业合作教育项目和专业Workshop中外联合教学项目。
解决好了“姓地”和“属供”两个问题,就能变专业人才供给本位、学校主导的“批量生产”为需求本位、行业企业主导的“按需定制”,割除了专业教育同质化、“就业难和招人难”的结构性难题、供给和需求脱节的顽疾。
在工程背景下开展工程教育
应用型人才有着和学术性人才不一样的成长环境要求。面向职业、以解决一线复杂工程问题为培养目标的应用型专业教育,不可能在传统的课堂背景下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破除封闭课堂中的“自导自演”。为此,他们进行了“在工程背景下开展工程教育”的教学组织方式重建。
他们通过与行业企业和学生交流,了解到企业和学生对教学不满意的是:“一、课上讲的有什么用?二、讲的这些怎么用?三、课上讲的书上、网上都有。”由此他们开始了教学组织方式重建的探索。按照“成果导向”“学生中心”的理念,确立了更加关注课程的工程背景,更加突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能力和非技术能力培养,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其主动探究的重建原则。
在第一课堂上,大力推行项目式教学、任务式教学、研究性教学等翻转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具体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项目问题、研究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实施方案。教学组织方式的重建把学习重点由知识记忆、知识积累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转变,学习要求从关注最终的考试成绩(学习结果)向更加关注学习能力培养(学习过程)转变,学习行为从教师垄断课堂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转变。教、学两旺,很好地解决了课堂上玩手机多、打瞌睡多、开小差多“三多现象”。
利用与企业共建的国家级别“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实践教育中心”等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积极培育第二课堂,推进以工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创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置了“创新学分”,学生需要获得“创新学分”取得毕业资格。用创新学分建立起了“学院发起、企业支持、团队创新、学生参与”为显著特征的激励机制,引导学生走进企业、走进平台、走进项目,建立起一二课堂联动的立体化育人体系。
在工程背景下开展工程教育解决了学术性教育与应用型需求之间的矛盾,既填平了企业需求和学校供给的现实鸿沟,克服了企业招入人才需要“继续教育才能就业”的难题,又解决了学生对所学何用的困惑,增加了其学习兴趣,从而在实践层面实现了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了人才供给的质量。
跟着工程师学习工程技术
应用型人才需要应用型教师来培养。不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老师,就不能承担培养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人才的重任。为此,他们着力打造校内双师双能型师资和产业教授两支队伍。
一方面,借助于通过“把人才培养嵌入到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中”建立起来的校企协同机制,送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研修、合作研究,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目前,在专业教师中具备双师双能型资格的占比已达73%,很多教师做到了“顶天立地”。另一方面,“把企业资源嵌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聘请产业教授实际参加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案例编制、教学讲义编写及具体教学活动。业界的许多工程专家,比如常州一建总工顾国忠、技术中心主任张岚、南通四建总工张赤宇、苏中建设安全总监韩志刚、振华港机高工刘榴、江苏远瀚设计总师朱坚等30余位专家,作为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产业教授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跟着工程师学习工程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切实落到了实处。2011土木工程—安全管理班的潘艳兰同学说:“双师型教师和企业专家来授课,让我们不出校门在大学课堂上进行了‘无缝学习’,学习和工作贴得更近了。”
用行业企业的满意度检验工程教育
专业教育的成效如何、质量高低不能由学校“自吹自擂”,而是应当交给用户来评判。学校依据评价意见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活动。为此,他们建立了以《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为依托,以目标达成度评价为关键,依据达成度评价结果持续改进教学的PDCA循环质量保证体系和专业质量文化。
依据专业定位和行业企业职业要求及国家《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确立本校《专业标准》,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按照课程支撑专业的逻辑,分解毕业要求指标,确立《课程标准》,明确课程学习目标。把《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作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基本依据。
围绕《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的有效实现,重点抓好课程这个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积极探讨课程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推进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以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反思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考核,提示下一教学环节的改进重点。
用行业企业的满意度检验工程教育把教学质量的关注点由教师的“输入”转向了更加关注学生的“产出”,把教学质量评价由偏于督导专家的主观判断转向基于《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的“目标达成度”客观评价,很好地实践了“基于成果的教育”的理念。同时,从课程入手,对于课程目标、内容要求、教学实施、考核及目标达成评价提出刚性要求,从制度上避免了教学的“任性”和“弹性”。对教什么、怎么教、考什么、达到什么程度等提出了要求,使质量有了标准、教学有了范式、管理有了依据。
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业教育形成了鲜明的“需求导向、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持续改进”的特色。这些做法在学校审核性评估中被专家作为典型案例给予高度肯定。改革的受益者是学生。根据江苏省招生就业部门的信息和第三方的研究报告,近几年该院毕业生的就业率、毕业生就业竞争指数、毕业半年后的薪资、毕业5年的职业及薪酬发展、考研出国率等质量指标在全省非211高校同专业和全国同类院校同专业均处于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