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日晚,第五期“文心”读书会在临海校区学生活动中心202教室举行。教师教育学院(体育学院)院长赵志毅教授围绕“辅导员的家国情怀”主题,分享自己的见解。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马斌、临海校区辅导员以及学生代表参加。
活动伊始,赵志毅教授向各辅导员询问在工作时所遇到的困惑,也向在座学生代表提问其心目中辅导员的具体形象,并以此为切入点进入本次读书会主题。赵教授围绕“个体家国情怀环形结构示意图”及“家国情怀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两张图表生动形象地与在座师生分享其从事德育工作40余年的心得感悟。
在谈及师生关系时,赵志毅教授用“亦师亦友”来概括。并以先贤孔子及陶行知为例,认为这一词中“亦友”应在“亦师”之前,只有和学生成为朋友,学生才会愿意打开心扉与老师交流,而学生期望的“师”,更多的是关爱、关心学生的“师”。赵教授认为在“个体家国情怀环形结构示意图”中,一切的外化表现应是“家国行动”;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做到“言传”更应做到“身教”。他同时提醒在座辅导员老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切忌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赵教授强调,家国情怀和个体心理也有紧密的联系,并以表格形式展现,横向为认知、情感、意向、信念、行为,纵向为家庭、故乡、国家、世界、自然,呈现出的25种家国要素。在此基础上,赵教授分享自己恩师的“三鞠躬”,通过真实的生活示例体现家国情怀与个体心理的联系。提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新解,指出作为辅导员,不只是教给学生方法,还要去教方法论,方法论能够能够让人跳脱出问题本身,站在一个制高点从宏观角度来审视,得到全新视角,所以,不仅仅是“授渔”,要告诉学生哪里有“大鱼”,该如何去“钓”。最后,赵教授利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向在座师生代表揭示为师者应当有高尚的追求,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心,一切好的教育都要从自身开始做起。
赵教授的语言亦庄亦谐,穿插多个生动有趣小故事,慷慨激昂,声情并茂,开拓了老师们的教育视野,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整场讲座在与会师生热烈的掌声中结束。